周骅阐析“印度原始佛教的兴起与亚洲传播”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6-05-16浏览次数:

 

512日晚7时,由我院研究生会、团委主办,哲学系研究生分会、团总支承办的9728太阳集团第二十一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之“韶风名家论坛”在哲史楼三楼会议室如期举办。9728太阳集团哲学系副教授、湖南宗教研究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周骅老师担任本次主讲嘉宾,由哲学系研究生会学术部于宏伟主持。

 本次讲座的主题为“印度原始佛教的兴起与亚洲传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指佛教于东汉传入之后,不包括此前,尤其是先秦思想)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欲了解其深厚意涵,应首先了解其渊源。

讲座中,周骅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佛祖(乔达摩·悉达多)证道之前印度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印度的种姓等级非常明显,这一制度将人分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和首陀罗。其中婆罗门的地位最高,即僧侣阶层,主要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除这四种阶层,还有一种被排除在外的人,被称为“贱民”。而这样一种种姓阶层是不可改变的。基于此种原因,便产生了与“印度教”教义不同的“佛教”,其强调“众生平等”,而这样一种教义又与它的“轮回”说紧密相关。

接着,周骅老师以自身的访学经历,为大家描绘了种姓制度在印度的重要意义与社会和文化价值:虽然印度在生活条件上并不是很富足,但是其人民却能够表现出自身的满足与愉悦。这与它的宗教教义是分不开的。

随后,周骅老师从环境角度分析了印度原有的修行方式(如打坐)与文化遗迹(如修行的山洞、傍山所刻之佛像):因为印度天气炎热,不便做一些体力消耗大的运动,遂产生了“打坐”等如此的修行方式。而山洞与树下的凉爽,正是修行的合适场所。

最后,周老师又介绍了佛教于亚洲传播地路径,及对亚洲文明的影响。宗教在印度,仍然是以印度教为首,而只有一少部分人信仰佛教,而且地位很低。但是佛教却在亚洲其他国家盛行,如泰国、中国,日本等并起着极大的作用。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向老师提了一些佛教史、教义及中印佛教之间存有的问题。本次讲座,使同学们对于佛教的渊源有了清晰而且较深的了解。

研究生教育最近发布

Baidu
sogou